當你對佛法有了一個整體概念,在遇到困難的時候,你的觀念、看法就不一樣了,你不會把它看得那麼嚴重,而是覺得這個輪迴生生死死、無始無終,今生好像就一刹那的樣子,這個裡面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。

       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,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想,這是輪迴嘛!

        有人就對尊者說:「我怎麼怎麼樣……」,尊者回應說這就是輪迴,如果沒有這個(困難)不叫輪迴,我們好好認識輪迴,有了這個概念,你就不會這麼抱怨,心裡面沒有輪迴的概念的時候,就會抱怨。但實際上,它就是輪迴,不好也沒有什麼奇怪。

       噶當派有一個教言,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怎麼樣思考轉念,遇到享受的時候怎麼樣思考轉念,這個教言的意思是,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兩個東西:第一,肯定是過去業的果報;第二,我是修行人,所以肯定是重業輕報,就要這麼想。也可以說我這麼認真皈依三寶,所以三寶在幫我重業輕報。

       有時候是另外一個,像《修心七義》裡的那種概念,「哦,這個是讓我練習的,讓我成長的,這個對境來了,你就好好考試,好好考驗一下自己的修行吧,所以我要更認真。」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這樣想。

       總的來講是業果、輪迴,個別的角度是:我是一個修行人,它不是隨便來的,有可能是三寶、上師……整個資糧田特別給我一個重業輕報的加持,我更要接受。

        比如我媽媽最近(病得)比較嚴重,我常常跟媽媽說,你現在這麼不舒服、這麼疼,天天要靠止痛藥這些,要想一想,你現在身邊有妹妹,美國又有這麼好的地方,你想聽什麼佛法,尊者的也有,我也常常給她講一些東西,這些都有。

       如果現在你沒有這樣的環境,你面對這個苦的話,旁邊沒有照顧的人,精神上的支持也沒有,什麼都沒有,這樣的惡業果報報出來,你就更受不了。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機會,惡業報的時間跟環境是最好的一個階段,應該在心裡邊好好瞭解,這算是非常好的了。

       比如說她以前常常見赤江仁波切,尊者也見過不少次的,這樣的當下還有這樣的惡報顯現,應該是重業輕報,應該是的!所以不要受不了。

       我也常跟她這麼說,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,要像噶當派說的那樣想。一樣的,我們遇到快樂、享受的時候呢,不要覺得這是我怎麼怎麼,不要覺得是我有多厲害,我賺到錢我多麼厲害,我現在多舒服……,不要這麼想,要感謝過去造的善業,要想這個,自己感謝這個善業,心裡面要想著以後更努力的造善業,應該這樣想。

        另外,要想過去造善業時,也曾獲得上師的引導,那個時候也有祈求的三寶,一樣的,那時所造善業的對境也有這些眾生,要對所有的這些感謝。現在得到的時候,這個善報報出來的時候,也是靠很多眾生才會有的,這些都要我們所要感謝的。

       所以不是好像我有多厲害,我得到了什麼什麼,不可以這麼想的。這些就是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怎麼想,遇到享受的時候怎麼想,這個要注意!

       剛才講了聞思修佛法的轉念,我們如果要實際成長,這些都是主要的。

       另外就是緣的部分,像念經、持咒、禮拜等這些都是助緣,都不是真正的因。但這些助緣也要做,有的人對做功課很重視,在學習上卻不怎麼重視,這是不對的。兩個都要。

       但是哪一個更重要呢?你要提升你的智慧,聞思更為重要。當然你要提升你的智慧,這方面的能力不足,有的時候學不下去,像前幾天我們念的道次第裡面說的,學不下去肯定是資糧不足,你就要多多佈施、禮拜等等,由這些身體力行方面的來協助,但是重點還是要提升智慧。

       智慧要提升,也不是說只要聞思就夠了,也需要協助,沒有協助的話,這個聞思修容易會出狀況,它不會順,它會出現很多障礙。所以一定是兩邊都要,如果問哪一個更重要的話,聞思修更重要。所以要多花時間,我們要自己調整。

       當然重要不代表大家都能做到,所以自己要看自己的狀況,雖然這方面重要,但是現在還沒有辦法做到的時候,自己就要在助緣方面做得多一點,就是佈施等等這些多一點的話,這個狀況就會容易變化,這也是要注意的。

       還有就是所做的功課,比如說功課中的兜率百尊或是七支供養,或六座瑜伽,本身有一些不同的儀軌,密乘有六座瑜伽,顯教有七支供養,做這些的時候,比較好的時間不要花在做功課上面,好的時間要用在學習上面。

       我的意思是,比如說,我們走路的時候沒有辦法學習,是不是?但是可以做功課,所以你可以選擇走路的時候做功課。如果走路是一個時間,另外還有一個有空的時間,你該選擇哪一個用來學習?哪一個用來做功課呢?走路、散散步時就可以用來做功課。但是有的功課你不熟練,那就不要在走路的時候做,先在佛堂裡坐下來,好好熟練一下怎麼觀想,熟練了之後你不一定要坐著做功課,走路、坐車都可以觀想。

       在儀軌還沒有熟練之前,在這個上面你要多花一點時間,先把它熟練一下,熟練之後就不一定將比較好的時間花在上面,沒有必要了。這些都要注意!

       還有一點,我們做功課主要靠的是信心的力量,這點很重要,所以也要多看看佛經或者傳記裡面的典故,培養信心。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