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戒品釋
在藏地宏傳的菩薩戒始有彌勒、無著、月官的瑜伽行系統,及文殊、龍樹、寂天的中觀系統。前者為藏地前弘期之菩薩行指引,而於後弘期中則將兩個系統做了比較。在薩迦班智達之後,薩迦派將兩者做了區分,到了宗大師時又將兩者做融合。
宗大師於46歲所著《菩薩戒品釋》為無著/彌勒著《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》之註釋,其中依據並引用了《大乘莊嚴經論》《及菩薩學論》《入行論》《修習次第》等經論,其於解釋受戒法及受菩薩律儀方面,說龍樹與無著之意趣並無不同,均為波羅密多乘及金剛乘之共同律儀,因此融合各家學說,釋出其不共的見解及抉擇。
●主講:雪歌仁波切
●時間:2022年8月3日起,每周三早上9:30-11:30
●地點:四諦講修佛學會
本課程進行中,詳細上課時間請參照<每月課程與異動>
廣論毘婆舍那
●主講:雪歌仁波切
●時間:2021年5月8日起,每周六早上9:30-11:30 (課後有學員研討)
●地點:四諦講修佛學會
本課程進行中,詳細上課時間請參照<每月課程與異動>
入行論靜慮品
寂天菩薩所造《入行論》第八品<靜慮品>。
●主講:雪歌仁波切
●時間:2021年4月3日起,每周六早上11:30-12:00
●地點:四諦講修佛學會
本課程已結束,影音檔案連結,請參閱 <道次世界>
道燈論自釋-難處釋
《道燈論》為阿底峽尊者眾多著作中,圓滿結合了實踐與教理二軌,融合大小顯密佛法的精華著作,它深入影響後代,凡闡述佛法修行次第的論著,皆通稱為「道次第」論著。故可云為一切道次第修行論著之濫觴。
《道燈論》全文僅68頌,義雖廣然文過短,此《道燈論自釋-難處釋》,乃尊者著根本頌後,為除遣疑點,令後人完整深入其義,故再造下此《難處釋》。
《難處釋》具六項特色:
(1) 在一般皈依的基礎上,強調不共的大乘皈依。
(2) 在菩薩戒方面,以無著的《戒品》為主,以寂天的《學處集要》為輔。在持戒要領方面,強調“幻化觀”及“自他換”。
(3) 在定學方面,重視神通,借神通之力,迅速圓滿福德資糧。
(4) 在慧學方面,偏向中觀應成派而兼含自續思想。
(5) 貫通大乘顯密二宗。
(6) 重視實踐,廣引百多部經教和論典。
●主講:洛桑卻佩格西
●翻譯:札西老師
●時間:2021年9月19日起,每周日早上9:30-11:30
●地點:四諦講修佛學會
本課程已結束,影音檔連結,請參閱 <道次世界>
修習次第論
●主講:洛桑卻佩格西
●翻譯:宗可法師
●時間:2021年1月4日起,每周一下午14:00-16:00
●地點:四諦講修佛學會
本課程已於2022年4月18日圓滿,相關音檔請瀏覽 → 道次世界
大乘集菩薩學論
此論二十五卷(十八品),又稱學處要集。漢譯指為法稱菩薩著,宋代法護、日稱等共譯。因布頓佛教史中有說:此論為寂天菩薩三大作之一,故又有一說此為寂天菩薩所造。
此論就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波羅蜜等德目加以論述,如同龍樹菩薩的《集經論》,乃修行大乘佛教者之教說金言集,緊扣大乘佛子的修學次第,集一百多部經律論之精義而編著。
蓮花戒論師在《修習次第篇》中多次引用,以證成方便與般若二道並行才是真正的菩薩道。本書援引之經典頗多,有華嚴經、寶光明陀羅尼、大善誘經、十法經等八十餘種。
●主講:洛桑卻佩格西
●翻譯:札西老師
●時間:2021年4月10日起,每周六下午14:30-16:30
●地點:四諦講修佛學會
課程進行中,詳細上課時間請參閱 <每月課程與異動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