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為2022/02/25仁波切對廣論研討班段落總結之開示)

(三)問題三:皈依三寶的內涵
         問:謝謝仁波切前面的一段開示。我本來一直覺得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在《廣論》中念了,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落為口頭,就會覺得好像法和僧比較親近。我在學習的時候就接近到法,我在日常生活有時候會拿法來看自己,告訴自己說我應該怎麼做,所以我跟法好像比較親近;皈依僧就是我們有一些修行的助伴,也覺得比較近。然後就覺得佛好遙遠,時間來講是兩千五百年,地理位置來講是印度跟臺灣的距離,然後就覺得很遙遠,不知道皈依佛的時候那個心要怎麼樣去接觸。
        然後就覺得,是不是因為皈依佛確實很難,所以《廣論》在皈依的部分裡面講了非常多的佛的功德。然後(皈依)法、(皈依)僧都只講一點點,是否是這樣的緣故?這是我自己的臆測。剛才透過仁波切講了之後,自己突然覺得:如果像仁波切說的,皈依佛是要聞法,因為佛就是開示的大師,那我們聞法就是我們在皈依佛了。因為佛就是我們的對境,講法的就是佛,所以我們就有皈依的對境出來。然後我就覺得以前覺得很遙遠的東西突然之間變得好像很親近了。所以今天聽到仁波切的開示突然覺得,要落實皈依佛、皈依法,就不再只是口頭上去念誦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。這一點跟仁波切報告,也非常感謝仁波切。
         另外我還有個問題,佛法僧到底是一體還是三個?還是說他可以是一體,也可以是三個,就看我們是從什麼角度去看他?如果是三個的話,他有沒有彼此之間的輕重差別?因為如果是一體的話,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,大概就不談他的輕重差別;如果是三個,那是不是有輕重的差別呢?

        答:剛剛前面你解釋我前面講的那塊的時候,我腦子裡面就冒出來這個念頭:實際上皈依法比較遙遠,皈依佛比較近一點、容易一點,是跟你說的相反的。因為所謂的皈依法,等於法在心裡面成為自己的東西的時候,就叫皈依法。所以我剛剛跟你們說的,從思、修開始就變成自己的,所以可以理解為那個就變成皈依法。所以皈依法在皈依佛的後面。比如說聞慧的後面才有思慧跟修慧。所以聞慧的階段,實際上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,那個階段就是皈依佛的階段。所以皈依法就有點遙遠,而且真正的法是:依靠修慧來改變自己的內心,內心生起一種證量的時候,才叫真正的法。嚴格來講,滅諦才叫法。尊者常常說,真正的皈依法是滅諦,那就確實非常遙遠。

        問:那麼皈依的意思是必須要成為自己的嗎?

        答:不是。皈依法是你有沒有依到法,法來幫助你就叫依到法,那法來幫助你是,你內心裡面生起一個東西,它才會幫助你。

        問:不是說我想要依著法去學習,但事實上我可能現在還做不到,這個就不算依法?

        答:對,這個不算。比如,天天抱著書,這不叫皈依法。

        問:要等到你做到,才算是真正地皈依到法?

        答:是,應該這樣來理解。
        所以前面的部分我想到這些,這方面我再說明一下,你可能理解得更清楚一點。
        另外,剛剛你前面講釋迦牟尼佛非常遙遠,你這樣講的時候我就有點擔心。你認為皈依佛好像有點是只有皈依釋迦牟尼佛,有這樣的感覺也不對的。應該是像我們念的前行《傳承上師祈請文》,這整個都是皈依佛的對象。不是好像只有皈依導師釋迦牟尼佛就叫皈依佛。後面,你接著皈依彌勒菩薩、無著菩薩、文殊菩薩、龍樹菩薩等等廣行、深見整個法脈的傳承上師,你祈求他們、看他們的書,這就等於皈依佛了。

        問:那含括上師嗎?

        答:是的,嚴格來說就是這樣。但這是看自己修行的程度,自己修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可以這麼做,但是還沒有修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先沒有必要這麼做。像我們有的時候念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。有的時候念“皈依上師、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,沒有念皈依上師的時候,皈依佛裡面已經涵蓋了皈依上師。所以皈依整個傳承上師就等於皈依佛,這樣來理解。你好像是理解為皈依釋迦牟尼佛才叫“皈依佛”,後面就好像不是皈依佛,這也不對的。這裡糾正一下。
        你的第二個問題,三寶是一個還是分開的,我跟你們說一下經論裡面的解釋。
        首先,經論裡面一般這麼理解:皈依佛的時候有講到兩個:因的佛上面的皈依、果的佛上面的皈依。佛認的話就分這兩個。果的意思是什麼呢?是指我們每一個人將來自己會成佛的那個佛——我們自己的佛,不是別人成的佛或者已經成就的佛,就是我們自己將來成就的那個佛,就叫果的佛。因的佛是什麼呢?就是我們自己的佛還沒有出現之前,為了幫助我們自己的佛出現,為此我們依靠幫助我們的其他的佛,這個就叫因的階段的佛。
所以皈依佛,佛就分兩個:果的佛跟因的佛,兩個都皈依。但是皈依果的佛不叫皈依導師,皈依因的佛叫才皈依導師。皈依果的佛,就是自己有一個將來可以成佛的本質,我們依靠自己的這個本質,自己在心裡面對自己很有信心——“我有佛的本性”這種的信心,就是皈依將來的佛的意思。不是把他當導師來依的。就是自己很有自信:“我將來百分之百會成佛”,這種信心很強,常常這樣自我提醒,這就叫皈依將來的佛。

        問:是不是有點皈依自己的感覺?皈依將來自己成的佛?

        答:對。就是自己心續的本質上有一個佛性,對這個佛性自己很珍惜,自己完全沒有失去希望、鬆懈的情況,心裡一直特別珍惜自己的佛性,自己成佛的信心很強,這就是皈依果的佛。
        平常講的“皈依佛、導師”的意思是皈依因的佛。
        然後,所謂的法跟僧,就是剛剛我們講的,依靠因的佛來幫助果的佛,在這個幫助的階段,真正的是法在幫助,而協助法來幫助的就叫僧。所以法跟僧就相當於結果出現之前的近取因跟俱生緣的樣子。所以,因的佛來幫助果的佛的時候,真正的因——方法,就是法寶;而那個時候協助的,就是旁邊的同修、同學,就是皈依僧。這是我們平常的皈依的解釋。
        另外一種理解:我們有時候在自己面前觀想宗大師或釋迦牟尼佛,然後我們就念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這樣念的時候,我們認識釋迦牟尼佛或者宗大師的心,就叫皈依佛;認識他的語,我們就叫歸依法;認識他的身,我們就叫皈依僧。也有這麼解釋的,這也是經論裡面說的,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,等於“皈依意、皈依語、皈依身”。因為所謂的“佛”這個詞,解釋的時候,就相當於“覺”,所以就變成“意”,就是皈依境他們的內心——這個“覺”,對這個我們合掌、祈求,這是皈依佛。然後皈依從他們的心——覺當中給我們開示的這些珍貴的法,就叫皈依法。皈依僧的時候,他們就展現出來一個修行者的樣子,跟我們互動,這樣展現出來一個色身,這就叫皈依僧。所以,他的身體實際上也是配合眾生展現出來的而已,皈依境的那些色身實際上是作為我們的助伴的樣子,我們眼前就有一個存在出現,就是相當於陪伴我們,所以也可以從那個角度把他認作僧寶。所以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就是這麼理解。
        這麼理解的話,剛剛你的問題,三寶是一個還是分開的?按照剛剛我第一種解釋,三寶就是分開的;現在第二種解釋,三寶就是一個,這就解釋通了。

        問:那如果是三個,有輕重差別嗎?

        答:比如說,前面我說的,密乘中身語意是一體,那肯定是沒有輕重差別。都是一個體性,所以就沒有什麼輕重差別。剛剛前面的那種,比如因的佛、果的佛,為了因的佛來產生果的佛的真正的方法就是法寶,為此協助就是僧寶,這個的輕重差別,就看你是什麼角度。如果從因的角度來說,那法寶是重要的;從最終你要的果的角度,那果的佛是最重要的。那你是因的角度還是果的角度?
        輕重差別,有的時候也有這種含義:比如一些書裡面會講到,法寶分世俗諦的法寶、勝義諦的法寶;佛寶也講勝義諦跟世俗諦,比如佛的法身是勝義諦的佛,佛的色身是世俗諦的佛;法也是,這些經論,我們看見的這些書,是世俗諦的法寶;它裡面的內容,像我們內心裡面將要生起的菩提心、空正見、滅諦、道諦,是真正的法寶,是勝義諦的法寶。所以這個世俗諦跟勝義諦,跟你剛剛說的輕重有一點點相似,即“它是真的還是表面上的”這種意思。僧寶也是這樣,也分勝義諦的僧寶、世俗諦的僧寶。所以輕重就大概這樣理解吧!但實際上無法用“輕重”這個詞來說明三寶哪個輕哪個重。
※還有精彩問答請持續追蹤喔!